明珠也不错。
不再管这本经典,李清霖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那本《幼学琼林》上。
目露沉思良久。
大姜,果非唐虞之治,反而处处充满了暴政!
苛政猛于虎。
大姜实施各种赋税徭役,春秋有两税、田赋、商税更是一个都逃不掉。
甚至还有规定,两口之家,必须生育至少三个孩子,若是不足,便会收取极为高额的人丁税!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这般下来,怎么可能没有穷人,怎么可能没有棚户区!
往丰县如此,其他道县也好不到哪里去。
此外,
大姜没有乡、镇乃至村落这些社会政治结构,最小的行政单位,便是道县了。
三十六道县,便是三十六座人口超百万的城池!
这是极度不合理且畸形的!
似乎道县之外,广袤的荒野中,存在什么令普通人难以生活的存在。
“妖兽横行?魔头遍地?还是与大姜对立的势力?”
上辈子自诩网络书虫的李清霖,脑海中掠过种种猜测。
而穷人的上升渠道,大概有两种。
其一为文试。
由于不存在乡镇,自然没有乡举里选、乡试等流程。
而是先由县城中各大街坊举办‘下治试’,一般是每年秋天。
此后合格的学子便会参加‘县试’,再至‘府试’,最后便是进京面圣,参加‘龙首案’。
文试的科目每年不尽相同,帖经、杂文、策问年年都会随着主考官员的心思变化,但由于大姜尚武的原因,一定会有武考,只是并不侧重。
其二为武道。
跟文试这等有官方力量背书的方式不同,武道便格外繁杂,甚至皇权在一定程度上,都只能干预,而不能掌握。
各地府县及京都中的大小家族,都会豢养护院私兵,不乏武道通神之辈。
而朱门高墙之外,同样存在道馆、武场等势力存在,会对外招生,传授武道。
而武道有成之辈,进可拜入朝廷为武官校尉,退可为家族客卿,从此不再是黄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了!
“侠以武犯禁,人强则气壮。武者面对大姜这等穷兵黩武,薅自己羊毛的情况,怎么可能老老实实俯首称臣?”
“朝廷居然还隐隐默许地方豪强豢养私兵,也不怕哪天冒出个‘王侯将相宁有种’的口号?”
“还是说……有恃无恐?”
李清霖只觉隐隐触碰到了什么东西,深邃而阴暗,隐藏在大姜这庞然大物之后。
“答案,或许就在拓荒役之中。”
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