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
本来士子们就对苏青不满,余然一开口更是引起了士子们的共鸣,顿时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对啊,一个阉党坐在这就已是侮辱了本场诗会,凭什么不让余公子作诗。”
“赶紧滚下去!”
……
做完一切后,余然得意的看着苏青。
对台下众人的非议与余家父子的紧紧相逼,苏青默然。
看着闷声不语的苏青,余存浩嘲讽道:“怎么,做不出来了?”
“好了,浩儿,这位可是内监司的人,指不定师承哪位公公呢,不可无礼。”
“不用理会他,做你的诗便是。”
见目的已经达到了,余然便是冷笑道。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不是苏青做不出来,而是好诗太多,不知道用哪首。
哪怕这个世界的在元之前的历史走向、人物乃至于各种诗词都出现过了,让他许多诗不能直接用,可还有元明清三朝呢。
在片刻思索后,苏青便有了决定,徐徐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一开口,立刻将全场的目光吸引起来。
刚刚还十分喧闹的会场,一下安静了下来。
在座的都是有学识的士子,自然听得出这两首诗中的含金量。
不论开场的意境、平仄都做到了完美。
看着安静下来的会场,苏青淡淡的吐出接下来的两句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随着诗声传播,一瞬间,众人仿佛感觉脑海中浮现出一颗劲竹在风雨中还拼尽全力生长的样子。
“好!”李泰山忍不住拍手赞道,“短短四局,整篇未题一个竹字,却字字不离竹。这诗恐怕是能流传千百年的佳作!”
听到李泰山如此高的评价,台下一众士子更是瞪大了双眼。
最惊讶的无疑是林云起了。
连内阁次辅都给了如此高的评价,这真是苏青做出来的诗?
而余然父子的脸色难看至极。
苏青将目光落在余存浩身上:“余公子,现在该你了。”
余存浩张了张嘴,想将自己做好的诗作念出来,可终归是没有勇气。
于是余存浩向余然投去了一个求救的目光。
余然摇了摇头:“罢了,下去吧。”
他自然也明白苏青这首诗的含金量,也深知自己儿子不可能做得比这首诗还好了。
余存浩不忿的瞪了苏青一眼,闷闷的退下下去。
在余存浩之后,士子们在台下议论声不间断,却没有一个再愿意上台了。
苏青忍不住问:“这是啥情况?”
“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