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得来?”
“神京及周边郡县产粮极低,多数粮食都需要从江南之地运来,若是没有这些商贾从中运作,那整个神京将饿肚子。”
金銮殿内的大臣见到北静王发难,其他人纷纷落井下石,罗列出贾琅一系列罪名,势必要让贾琅罢官夺爵。
隆武帝想偏袒些,但又没有合适理由,便将目光再次看向贾琅,这小子能言善辩,想必己经想好对策。
贾琅缓缓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进来查看,江南之地粟米收购价与神京售卖价足足相差十倍之多,遇到粮食紧张时,粮店一天一个价。”
“微臣此举也是意在平衡粮价,若粮价不保,恐有人煽动造反!”
听到粮价相差如此之大,隆武帝神色动容,但怎么看贾琅这小子的话有些假,敲诈商人银子与平衡粮价有什么必然关系?
于是他问道:“贾爱卿,这粮价与你敲诈商贾银两有什么必然关系?莫不是在找些莫须有的理由?”
贾琅老实回答,道:“据臣所知,商贾得来银子多数存到钱庄,或者存在地窖中,这样会造成银两不流通,久而久之,市面上的银子会越来越少,这会造成百姓消费水平降低,甚至会影响到其他产业。”
“若是大家的银子都拿出来花,这样银两都快速流通,这样大周税收会越来越多,国库也愈发充盈。”
虽然听不到贾琅说的是什么意思,但隆武帝却听到能让国库充盈,这可是好事儿呀。
难道贾琅敲诈商贾的事儿,真是为了充盈国库?
可这种奇怪的方法,自古以来为何从未听说过!
户部尚书赵乐听到贾琅话语眼前一亮,虽然听不懂贾琅说的意思,但充盈国库可是他的愿望,身为大周的财神爷,却拿不出一两银子,最近可是愁坏了。
虽然他家下属商贾也被贾琅敲诈了遍,但相较于充盈国库,这都是小事儿。
于是他站出来附议,“陛下,臣认为忠勇伯言之有理,既是能充盈国库,那必是极好的。”
赵乐现在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啥方法都愿意试试,万一真有用呢。
一首一脸淡定的水溶脸上露出怒意,简首是一派胡言,从未听说过如此无稽之谈。
贾琅敲诈银两分明是另有所图,收买人心,倒是能被他说的能充盈国库!金銮殿上怎么能有这种无耻之徒!
“陛下切莫听他的一派胡言,若人人都如贾琅那般,整个神京便乱了!”水溶对着隆武帝劝说,生怕陛下脑子一热,被贾琅忽悠。
到时不但银子追不回来,甚至还会造成大批商贾撤离神京。
有了北静王水溶在前面挡枪,言官们一拥而上,纷纷对着贾琅声讨,又给贾琅加上一条乱言金銮殿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