魄的场景,但少年也可以想象得到有什么震撼。
这三个脊兽,据说是从商朝传下来的古物,只要安放在房檐之上,就可保平安。
只是少年没想到,他修习师父的道术,居然还可以让他听得到这三个脊兽的说话声。他还记得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此时天色已暗,少年走到侍卫看不见的死角,一撩袍角,手脚轻盈地攀上了梁柱,几个翻腾就爬上了房檐。看他的熟练动作,显然并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危险动作。
“毕之,你送王离的计策,会不会有伤天和?会损寿数的。”少年刚刚盘膝坐在房檐之上,他右手边的龙首张口道。虽然脊兽是对称的,但只有朝着东南角的这一侧屋脊上的三个脊兽,才是三个家伙的真正主体。
少年并不奇怪自己写的计策会被鹞鹰知晓。要知道,有个爱八卦的嘲风在,怎么可能错过任何一件小事?估计他在写的时候,就被嘲风一字不漏地看了去。他摸了摸手边的龙首,淡淡解释道:“有伤天和?我又没有下令做这件事,我只是出了个水淹大梁的计策,用不用还在于王将军自己。”
“啧,真是强词夺理。”嘲风咂吧着嘴,却嗤笑道,“可是你那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大公子若是知道是你进献的计策,指不定怎么疏远你呢。”
“他不会知道的。”少年笑得胸有成竹,一双好看的眸子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不同于公开支持大公子的蒙将军,王翦一脉是不敢站队的,毕竟蒙家三代名将,又是秦国的元老贵族,根基十足,王家却如水波之上的浮萍,只能紧紧依附着秦王,根本输不起。所以即使王贲他忍不住用了我的计策,也不会说出去的。一旦他说了,那就会被人盖上大公子的印记。”
其实从少年对蒙恬和王翦的称呼上来,就可以看得出他对两家的态度。王翦出身平民,骨子里是贵族的少年,虽然表面上对其恭敬,但私下里却是直呼其名。
“而王离会因为父亲用了你的计策却不说对你愧疚更深,等同于欠了你一个偌大的人情。这位成长起来少年将领,以后板上钉钉的就是大公子的人了。”嘲风看多了宫中的尔虞我诈,自然就可以推导出来后续的影响。但对于这个才仅仅十四岁的少年想出的连环计策,实在是佩服得无以复加。
少年笑而不语,只是拍了拍手掌下的龙首,唇角的笑意就像是一朵在凛冬孤立的寒梅,在暗夜之中静静绽放。
“可是你那个大公子的治国理念,和你完全不符,以后肯定会出问题的。”鹞鹰因为经常眺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