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那城墙高耸,左右连绵,而城门宽广厚重,又有兵将把守。几人通过城门,给兵将交了二十文钱,才入了漓城。漓城之中,街道宽广,人来人往,车马行走,而两侧小摊摆设,有摊贩叫卖,显得热闹非凡。诸般物事,如器物玩物,又如食物衣物,满目琳琅。在小瑜眼中,漓城比之于黎村那贫瘠地方,凡是想要的东西,这里几乎应有尽有。只不过,似乎多了几分陌生,少了几许亲切。葛老先生左右看了几眼,朝着清原说道:“漓县时常有去往源镜城的车马,我们人不多,所以可以搭乘一段,四人大约要二两银子。”清原点头道:“我倒有些闲钱,无处可用。”葛老先生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推辞。三人一怪,往前行走。山魈浑身罩在黑袍之中,看不真切,只是因为它长臂过膝,连同袖子也加长了些,于是不免有人侧目。行走了近一日,他们只吃了些干粮和水,此刻来了这漓城,便想尝一尝漓城的美味佳肴,然后再寻可以去源镜城的车马队列。当然,今夜多半是要在漓城的客栈酒楼中歇息了。行了一段街道,葛老先生目光一瞥,骤然一顿,神色极为惊讶。清原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便见路边摆着一个摊位。摊位上有个老者,灰色衣衫,面貌约有六十。
仔细看,这老者头发灰白相间,他略微打盹,不甚精神,相较之于这般年岁的花甲老者,显得甚是平庸,并无出众之处。而在他背后,立着两根灰色长幡,上面均书写有字,字体寻常,却有一股莫名味道。左边那一杆,写着:观沧海桑田,看天道变幻。右边那一杆,写着:测祸福吉凶,知人世浮沉。“好大的口气。”清原心道:“这般江湖骗子我见过不少,玩弄惊门算术,蒙骗他人。有言语玄之又玄的,也有故作高深,只写算命二字的,但测算天道人道的,还是头一回……就是真仙,只怕也无这般本领罢?”葛老先生神色有些惊异,略微变化。清原隐约有些惊疑,这位葛老先生乃是见过世面的,且思虑沉稳,不应该是容易受骗的,但为何对这算命老者如此上心?或者……他们曾是旧识?“那个……算命的先生……”葛老先生斟酌了一下语气,说道:“当年,我曾听过他的名头,号称相半仙。”“半仙?”清原略感惊愕。一般来说,修行到了九重天,临近仙境,也被称作半仙,又被称作人仙。在修道人中,这个称呼,已是极重。不过在江湖术士的口中,莫说半仙,就是真仙下界,圣人重生的称呼,都能用得上。这般想,倒也释然。“当年我听过他的事迹。”葛老先生见他神色,微微摇头,说道:“据说有一个贫汉,他家不远处则住着一户富庶人家,且为富不仁,嚣张跋扈,又喜欢糟蹋粮食,欺辱穷人。后来这贫汉便遭遇了一位算命先生,询问那家富人,如此不善,该何时败落?”小瑜也颇好奇,脆生生地问道:“那结果呢?”葛老先生说道:“然后这位算命先生告诉他,应在鲤鱼上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