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确切的记载。阿拉伯人发现龙涎香,了解到它对其它天然油类有定香的作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龙涎香从阿拉伯贡入中国。印度洋是龙涎香最大的产地,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海域都可能出现龙涎香。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和元丰六年(1083年),东非“层檀国”(桑给巴尔)使者携带龙涎香等地方特产前来朝贡,熙宁年间大食勿巡国(阿曼北部沿海城市苏哈尔)也进贡过龙涎香。郑和下西洋后,龙涎香作为贡品大量传入我国。公元十四世纪,龙涎香成为与灵猫和麝香齐名的最具有价值的香料之一。到了明代,明世宗因喜好修玄长生之术,特别命令内府购“沉香、降香、海漆诸香至十馀万斤。又分道购龙涎香,十馀年未获,使者因请海舶入澳,久乃得之。”但经常出现花钱也买不到龙涎香的情况,导致明世宗屡次迁怒于人,有两位死后追封太子太保的大臣,都是因为采办不利而官运受损。
〔姬杨:为何只有抹香鲸的体内能产生龙涎香?〕
〔冷光太阳:抹香鲸的名字跟龙涎香有没有关系呢?〕
姽婳:抹香鲸的潜水时间长达七十五分钟之久,喜欢吞食深海里的大王乌贼,据说它超强的潜水能力就和捕食乌贼有关。(客官你说什么?你在网上也经常潜水?>_<)大王乌贼体内有不易消化的坚硬角质喙,抹香鲸的肠胃因此受到强烈摩擦刺激,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把这些“角喙”包裹住,龙涎香就在这时慢慢形成,被抹香鲸一吐为快。迄今为止,龙涎香仅发现于抹香鲸腹内,被它熏过的东西,芳香持久不散,抹香鲸名字便由此而来。
〔一面湖水:听说鲸刚刚吐出来的龙涎香是臭臭的,那要怎么才会变成香香的呢?〕
姽婳:龙涎香初现海上时奇臭无比,需经过海上长期漂流自然熟化,质地变硬,颜色变浅,香气增强,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长达百年以上。原生质龙涎香的比重约为0.85,可以漂在水上,因此会有渔民或路人在海边捡到。干燥后的香块呈琥珀色,带甜酸味。龙涎香本身无多大香味,燃烧时却香气四溢,酷似麝香,又带有海藻、木香、苔香等气息。
〔暗羽飘飘:古人是如何开采或者说是获得龙涎香的呢?鲸类做为全球性的濒危物种,已禁捕了,那龙涎香还存在吗?〕
姽婳:龙涎香从鲸的肠道中慢慢穿过排入海里,或是鲸死后尸体腐烂而掉落水中,经过长时间自然熟化就可获取,古人一般是坐舟出海采集,或者在海岸边捞获。捕鲸业发展后,也有捕杀抹香鲸、从其胃肠里获取后长时间置放等待熟化的。随着龙涎香资源逐年减少,抹香鲸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际市场上龙涎香交易控制在法国手中,十多年前曾每年交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