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拢那么多兵力。\暁.税`C!M`S¨ !芜¨错·内′容^
手头上这几万人也不敢轻易派出去。
结果就是江南苦等了一个多月,依旧等不来满清朝廷的大军。
便在这时间流逝当中,时间也慢慢来到了顺治十八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661年12月份。
若是按照阳历来说,已经算是公元1662年1月。
这段时间老朱的兵锋已至安庆池州等地,收复这两州府之后,又已达太平府及庐州府。
当地的清军都已经被刘良佐召走,或者逃跑了,明军几乎毫无阻碍地占领了各地城池,收复了大片河山。
他之所以没有继续进军,主要是最近这段时间九江等地下雨,长江涨水。
走长江沿线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如果天气不错,江水也平稳,那么速度奇快,从重庆到南京,走长江水路一共1400多公里,只需要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弊端也有。
行走江河稍有不慎,船毁人亡。
遇到天气不好或者涨水的时候,停在长江沿岸各地码头等待多日乃至数月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等待的功夫老朱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江南各地过来求见的义士不计其数。
他的队伍甚至已经壮大到了四十万人,并且人数还在持续往上涨。
朱云峰的老祖宗朱慈焙已经移驾汉口。
前来投奔的文人不计其数,很快让他组织起了一个朝堂。
如王夫之、屈大均、祁班孙、魏耕、钱瞻百、钱缵曾、潘廷聪、李谦汝、傅山等。
这些人都被朱慈焙任命为朝堂重臣,负责帮他管理地方事务,包括选拔地方官员,安抚地方百姓,维护地方秩序之类。
而后勤的工作老朱也交给了朱慈焙。
行军打仗,后勤非常重要。
洪武军虽天下无敌,但也要吃饭,要穿衣服。
因而这个工作没那么简单。
朱慈焙也没辜负老朱的用意,把手头上能搞到的钱和拥有的资源都发挥到了极致。为老朱送来大量物资,让几十万大军可以安心在前方作战。
很快数日大雨过去,因雨水而暴涨的江水也慢慢陷入平静,虽谈不上天朗气清,却也少了几分潮湿。
又等了几日,待炮弹稍作一些补充后,老朱正式挥师南京。
大江波涛浩瀚,天色略有些阴沉。
老朱站在船头上,身上穿着救生衣,船只两侧也挂着救生艇,最大限度的保障他的安全。
正是十二月,冷厉的北风吹拂,远处的南京城已经若隐若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啊。